咨询热线:4000-218-718

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

DSM-5诊断与鉴别诊断

抑郁障碍

【课程实录】     

欢迎大家来到在线精神健康大学,我们今天培训现场转移到温州康宁医院集团的总部,温州康宁医院,今天在他们的八楼会议室里进行现场直播。

一、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

今天接着第七周的讲解——抑郁障碍。抑郁障碍中的第一个病,在DSM-5里面叫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, 指的是特别易激惹,特别爱发脾气的一组小孩。ICD-4,ICD-10没有这个病,那时候诊断为儿童双相障碍,现在看来过去诊断儿童双相障碍的实际上是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,它的表现是遗传学、转归、脑内神经环路、神经标记物都接近抑郁障碍,因此列在抑郁障碍一章。这组患者首选治疗是抗抑郁治疗,而不是针对双相障碍的治疗,也就是说,不是以使用心境稳定剂为主,而是以抗抑郁治疗为主。不同的病因学、不同的归类会导致不同的治疗。DSM-5里面的疾病是按照成长的顺序,大致是从年龄小到大排列,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是儿童中容易得的病,因此在这章里面排的靠前。

二、DSM-5的结构

DSM-5这本书最大的好处,仔细看就会发现所有的结构都一样。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,美国每20年升级一版,2013年出版,2015年美国全国的系统不管是大学还是民办医院,不管是军队还是地方统统都用新的标准来诊断,也包括它的司法系统。在美国,2015年10月1日以后不再有DSM-4的诊断,正式升级了。中国现在还在使用ICD-10,一到两年后会升级为ICD-11。DSM-5谱系障碍诊断,抑郁障碍就是谱系。后两章不是谱系,第21章是药物所致的副作用,第22章是需要引起临床关注的问题,比如说夫妻感情不好,亲子关系等。

关于病因学分类

这种分法跟以往的分法有什么具体的不同呢?是按照病因的相似性,放到一个谱系里面,谱系里所有的疾病都有相似的临床特征,相似的病因学。这并不是按病因分类,而是按照病因的相似性来分类,即根据遗传学、医学影像学、神经标识物、临床表现的相似性分到一块。

比如说,双相障碍与重性抑郁障碍在DSM-4里面,在ICD的时代放到一个章节里,我们那个时候认为它们是相似的,经过20年的研究发现它们是不一样的,它们的环路,遗传学、家族特性都不一样,因此现在被分成不同的谱系。不同谱系的意思,是指它们在病因上哪怕是相关的,但不是相似的,把相关的病因放在附近的章节,把相似的病因放到同一个章节,同一个章节就是同一个谱系。这是DSM-5巨大的进步,诊断、鉴别诊断比较方便了,因为知道它们在病因上相似,那就一定在治疗上也相似。

每个疾病都有它的诊断标准,所有的诊断标准都在案头参考书里面,为了携带方便。因为在美国80%的咨询师,55%的精神科医生都是女性,女性的包可以携带案头参考书。

在美国绝大部分医院都是民间医院,例如梅奥,最早美国做DSM系统的时候,目的是政府要掌握各个医院,得有一个统计,得有诊断标准,最早并不是为了亚洲地区使用,也不是为了全世界其他地区使用,是为了英美之间,美国做统计的时候有一个对照,慢慢系统做得非常好,现在世界上没有其他的系统能够替代它或者比它做得更好。所以联合国建议把它做给其他国家使用,尤其发展中国家,根据它的系统演化成ICD系统。

关于患病率

毫无疑问,基于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这类的国家,跟世界其他国家到目前为止区别不大,不要记它的绝对数,参考就可以。尤其偏生物学的病,例如精神分裂症、双相障碍,全世界几乎都一样,抑郁障碍、焦虑障碍跟文化、环境、压力有关,总之,越偏生物学的疾病的患病率差别越小,偏社会学的患病率差别较大。

关于病程与转归

在教学的时候,我开始访谈的第一句话,一般都是:我是Z医生,讲讲你的困扰吧,意思是我想听你有什么困扰来找我看病,降低你的阻抗。而访谈结尾的时候,在美国95%患者都想知道他得了什么病、怎么治疗、预后如何,相当于转归,在中国到目前为止,也是95%以上。只有个别的患者说自己根本没病,都是医生说我有病,这样的占5%。例如,警察抓来的,家属劝来的,这些人当然不承认自己有病了。那些相关信息一定要学习病程和转归,对每个疾病都有了解,诚实的告诉患者,哪个病的遗传高,哪个病的遗传因素起的作用不大。

关于风险因素

这个病有的时候跟男女有关,在美国要分清楚,男女有关是疾病本身所致还是求医现象所致?在美国女性跟男性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患者基本上是6-8:1,看病的女性多,男性少,但有的病,因为男性患病率低,有的则不是,女性天然更爱看病,跟她的属性有关。所以我们说女人是情绪化的动物,跟天气一样,变来变去。例如,焦虑障碍求医的最多,女性情绪化多一点,可是看病的时候6:1,患病率并不是差6倍,因为焦虑的人就爱看病,这跟她的求医习惯有关,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越是重性精神障碍,男女的患病率越接近,越是轻的、中度的疾病,男女患病率差别越大。为什么心理咨询师在美国80%是女性,因为来求助的患者80%都是女性。

    关于自杀风险

自杀因素,也是经常要学习的,哪个病能导致自杀?这个病什么时候可能自杀?要学习这一部分——自杀因素。例如,双相障碍,大部分的自杀不是在躁狂状态情况下,而是在抑郁状态,而且是在抑郁变好的情况下,抑郁障碍治好了,有能量了,才开始自杀。如果不知道什么患者容易自杀,自杀率多高,是非常危险的。特别对于临床医生,两件事情是必须了解的,一是自杀风险因素的管理,二是人格障碍的治疗。

关于鉴别诊断

我们现在有了神经影像学,有了PEC,这些在这一部分里有详述。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,即这个病跟别的病怎么鉴别?如果不知道这个病的诊断标准,以及与哪些病相鉴别,绝对不能直接下诊断结论。

例如,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,最需要知道的第一个鉴别诊断是双相障碍。我自己在看病的过程中,鉴别诊断非常快,在我的问话中,一般不超过15到20句话,大家觉得我太神奇了,太有效了,我告诉你为什么。实际上不是伟大,是我在美国看病的英文不够好,脑子里就在想怎么能设计一个应对策略,不管老外说多少句,我不超过20句不露馅,人为的设计这么一个框架。所以前五六年我拼命想,怎么用最简洁的语言来问。人成功以后,历史会很有趣。实际是我的应对策略比较好,你说100句话我说10句话,咱俩的效率要一样,我设计的问诊效率比较高,是这个原因,现在变成优点了,20年以前最大的缺点,20年以后最大的优点,是因为废话少。

    鉴别诊断怎么研究呢?任何病在我这儿不超过前三个,我经常拿一条,最多不超过三条,所有的病都鉴别开,结果效果就好,因为努力去找,这样带学生非常有趣,中国的学生愿意跟我学,美国的学生也爱跟我学医,因为简洁实用,是因为我不会复杂和无用。例如,所谓鉴别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和双相障碍,一句话,双相障碍在他两次发作之前,不管从躁狂到抑郁还是从抑郁到躁狂,躁狂到正常还是抑郁到躁狂,两次发作到基线,你看过患者一年四季都抑郁吗?双相的意思是有两极,两次躁狂都发作,两次发作期之间是正常的,回到基线。而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,发作前重,但是两次发作期间也不正常,也属于易激惹状态。这样就可以鉴别开。此外,双相障碍一般都是青春期易得,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是小孩得。所以我一般就这样鉴别,这不是很简单吗?所以,如果脑子清楚,语言又没有那么罗嗦,三条之内必鉴别。

    关于共病

最后是最重要的共病,即哪个病与哪个病容易一起患。根据大样本,或者叫统计,得了这个病还容易跟哪个病伴发。例如,重性抑郁障碍,诊断标准大家都知道,要求九项诊断标准里符合五项,前一项到两项往往都是非常重要的,也就是核心特征。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变化,把例外条款去掉了,过去说一旦家里有了丧痛,家里亲人去世了,就不能诊断重性抑郁障碍,现在只要达到诊断标准可以继续诊断。

持续性抑郁障碍

持续抑郁障碍的强度达不到重性抑郁障碍的标准,持续两年以上,最好的时候,每次连续两个月没病,不叫持续性,持续性的意思不能超过两个月没病,每次好的时候不超过两个月,连续两年以上达到诊断标准。

此外,吸毒等物质使用也可以引起抑郁障碍,用可卡因的人经常抑郁,脑袋长了肿瘤也可以抑郁,这些都要跟抑郁障碍相鉴别。

整个DSM-5中的任何一个谱系都像抑郁障碍谱系这样排列,这本书看起来在不断的重复,因为每个疾病都可以这样理解,这也正是是DSM-5工作委员会的目的。

 

 

 

        主讲:张道龙

编辑:许倩


 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