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三女孩儿成绩平平,选择翻译、律师还是心理学?
美国心理学专家 张道龙
郝凤仪
【案例背景】
高三女生,文科班。独生女,父母都是事业单位职工,父亲在外地工作。学生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中上等,可以考上大学。目前感到高三期间学习没有动力,成绩难有提高。近期考试成绩有所下降,越想考好反而适得其反,会的题目到考试的时候也做不对。有些时候因为学习被家长骂,情绪不好,甚至有时候有自伤行为。每当遇到别人不认可自己的时候,情绪就很糟糕,感觉自己一无是处。这些情绪有些影响吃饭,最近感觉头晕。另外,对于未来专业选择感到迷茫,自身比较喜欢法律、心理学或是翻译,但因为不了解,也无法明确。本次咨询想就专业选择,和如何排解负面情绪、调整心态和张老师讨论。
【访谈实录】
1. 张道龙老师:你好,能听清楚我讲话吗?
2. 学生:能听清。
3. 张道龙老师:好的,讲讲你的困扰吧。
4. 学生:主要是关于选专业这方面的。
5. 张道龙老师:你讲讲吧。
6. 学生:我有几个意向,但是不知道我该具体选哪个,因为我也没有特别去了解这方面的东西。
7. 张道龙老师:你接着讲。
8. 学生:我想的是,我想学法律学、心理学,或做翻译,但是我不知道具体想学哪些,我想问问您,您这方面比我了解更多一些,怎么根据我自己的情况选一个更适合我的专业。
9. 张道龙老师:好的,现在听起来有三个,有法律、心理学,还有翻译,翻译是哪方面的翻译呢?
10.学生:就是英文翻译、同声翻译。
11.张道龙老师:你英文学的挺好了?
12.学生:嗯。
13.张道龙老师:这是好事儿。你父母是做什么的?
14.学生:我爸妈都是事业单位的职工。
15.张道龙老师:大学毕业吗?
16.学生:不是。
17.张道龙老师:父母都不是大学毕业,你怎么想起学文学了呢?你这三个听起来都是文科了。
18.学生:嗯,因为我是文科生,对这方面也比较感兴趣。
19.张道龙老师:文科是说从高一开始分科了是吗?
20.学生:没有,从高二开始分科。
21.张道龙老师:你现在是高三,明年高考还是后年?
22.学生:明年。
23.张道龙老师:那很重要的了,第一个,假如就这三个选择,我们好像还容易选一些,先说从翻译的角度开始,你的外语学到好到什么程度了?托福考过吗?
24.学生:没考过,不是说特别好,如果按照平常考试的话,都差不多,现在是在120、130左右。
25.张道龙老师:满分多少呢?
26.学生:满分150。
27.张道龙老师:如果在年级里头,你们这年级多少人?
28.学生:60多人。
29.张道龙老师:在外语方面大概能排到前几名?
30.学生:前几名说不上,十来名,二十来名的样子。
31.张道龙老师:毫无疑问,这个先除外,既没有语言天赋,学习成绩也一般,父母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源,肯定不会做外语了,这样就会麻烦,你没有任何优势而言了,这样清楚吗?
32.学生:嗯。
33.张道龙老师:所以外语先除外,你喜欢学外语是好事儿,你跟我说外语在全年级总是排第一、第二,我妈妈是外交部的,那就不一样了,选择也不一样。讲讲法律方面,喜欢法律,哪方面感兴趣法律?
34.学生:听别人说过这方面比较好,就想学。
35.张道龙老师:你听别人说的,法律哪方面好?
36.学生:主要是可以接案子,给别人做一些评判之类的,这方面我也没有了解特别多。
37.张道龙老师:又很麻烦了,你这听起来答案非常简单,毫无疑问,如果是这样对法律的理解,就不用学了。两方面的原因,第一个咱们国家现在正在建设法制国家,但很多事儿不是通过法律能解决的,还要靠人脉、靠政府或者靠其他的资源在法庭上去辨、去写,你学这东西靠人脉解决问题,跟律师事务所的资源、跟法官都有关,不是法律学的好都能够成功,假如你是这个角度理解法律的话,那也不是优势了。所以很简单,显然不是优势选择了。就剩下心理学,听谁说的或者你自己有什么感受,为什么认为心理学是一个选项呢?
38.学生:我以前看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,了解的稍微多一点
39.张道龙老师:你有什么情绪的变化,爱发脾气,紧张,有这种事儿吗?
40.学生:没有。
41.张道龙老师:好像说到考试前就紧张,静不下心来焦虑,有这些事儿吗?
42.学生:会有一点,但是还好。
43.张道龙老师:心理学就是讨论这些事儿,咱们这三个看起来,把它先缩小了,用排除法,第一个学翻译,你得有语言天赋,普通人学不了,尤其在中国的学校,英文都是死记硬背;搞法律很多靠的人脉,老百姓家的孩子,法律这方面不会让你突显出来,因为不是你个人表现为主。心理学恰恰是个人的,你自己努力学,科研能当教授,心理学等于在这三个选项里最靠个人的,你自己做好了就可以搞定,找个地方好好学习,大学里努力学,学好的应用心理学专业,毕业从事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或者做研究当教授、学者搞科研都可以,基本上都是个人行为。
44.学生:嗯,哪个学校关于这方面比较好一点?
45.张道龙老师:有这么几个地方比较好,到时候给你查一下,看你学习成绩如何,有名的高校,北京大学心理系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,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、复旦大学心理系,好的大学心理系好一点,差一点的大学只要是应用心理学就好。你要做咨询,刚才我说抑郁、焦虑,小孩的行为问题,青少年的行为问题,考应用心理学的本科,然后再是硕士,这学校是好学校,还有很多其他学校,根据你的成绩来看录取名校学校还是差一点的学校。应用心理学逐渐热起来了,过去不行,现在比较热,你的选项以后可以辨别的,毕业以后,你说不干心理学,想搞科研,没问题,我想毕业做HR没问题,我到医院里工作,学习一年考个心理治疗师,给病人们做咨询,精神分裂症、躁狂这样的病人做咨询,选择的范围会很广,正好是我们这个专业,如果需要一些资料,我们给你发一个督导期刊读一读,看看怎么对话的,咱俩现在的咨询是职业生涯咨询,高考怎么填志愿也是咨询,咨询常见的是职场、情感、亲子,你刚才这个有点类似职场,职业生涯,在美国高三、大四都要做这种咨询,看自己适合做什么。
46.学生:明白了。
47.张道龙老师:今天回去之后,让我们的同事把最新的督导期刊,挑个合适寄给你,看看如何做咨询,大致是能够帮你指导专业选择的。如果你想继续了解,也可以问我团队的老师们,了解一下心理咨询怎么回事,他们有很多人都是在大学心理系毕业的,你要选那个专业比较适合你的家境和你目前的优势是什么,高三、大四这部分咨询最多,都是跟职业生涯有关,一个是大学学什么专业,大学毕业的咨询,毕业找什么工作,你要留在高校给大学生做咨询,毕业帮他们怎么找工作这个事儿,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咱们,这也可以啊,也可以在学校里做咨询,也可以在社区里开诊所还可以在大学的附属医院里面给病人看病。
48.学生:比较广一些。
49.张道龙老师:对的,不仅仅是广,跟你个人有关,通过个人努力就可以实现,律师得需要社会的环境、人脉的关系,不可控的因素比较多,大致是这样。
50.学生:明白了。
51.张道龙老师:你还有别的问题吗?
52.学生:有,我有时候学习压力太大了,不知道怎么发泄或者表达,因为上高三,成绩下降的时候感觉受到打击了,学习没有动力了。
53.张道龙老师:有两个事儿能调动自己,第一个,有挫折大的时候,本身爱学习的孩子,学习压力一大就有挫折,这怎么办呢?运动,你喜欢运动吗?
54.学生:还好。
55.张道龙老师:把运动当成治疗手段,除了跟人谈心,找个咨询师聊一聊,运动能够降低焦虑,能够提高你的抗挫折能力。第二个,用我们动机面询来激励自己,我现在家里头靠不上,就是单位的普通工人,只有两条能靠上自己,第一个,想法学个好的专业,自给自足,第二个是嫁人,那是大了以后的事儿。这两件事儿,第一件事情就是能够现在需要解决的,考个好的专业和学校,如果不学就有其他的问题,你为自己励志,一道题做不好非常有挫折感,通过运动降低焦虑,通过励志告诉自己,我就得靠自己,想办法加把劲,分数提高一分,干掉一千人,提高一分一千人跑到后面了,这样激励自己,有的时候有一点点用,我们首先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只有考个好的学校,未来才有保障,这样容易给自己鼓劲,不容易泄气,现在放弃了,上不了大学,机会更少了,不是靠父母给你留一笔遗产,也不是靠父母给你找一份好工作,假如没有这种资源的话,我就提高分数,提高一分干掉一千人,这样给自己加把劲,前提是你的身体能够承受,不能把自己压垮了,心理学专业在最好的大学和最差的大学都有这个专业,你肯定没有问题,不是最好的大学才有这个专业,那比较麻烦,咱们这是什么大学都有这个专业。
56.张道龙老师:还有别的问题吗?
57.学生:我自己有的时候想东西就会想的特别慢,不知道该干什么,心情不好,对什么都没兴趣。
58.张道龙老师:注意力不集中?
59.学生:有点,感觉不知道自己干什么,影响到我的吃饭、睡觉。
60.张道龙老师:那还是通过运动,使你注意力集中重新好起来,如果不行就得靠医生了,现在不用吃药物,运动本身能增加睡眠,该注意力,降低焦虑,减少挫折感,得从脑子里先有励志,我现在靠自己才能靠得住,因为家里靠不上,这样激励自己也行,现在觉得没有劲,精力不集中,觉睡的有问题,那就锻炼,改善注意力,还可以使身材变好。
61.学生:嗯,比方说有时候家长会发火,我也不会缓解,只能听他们说。
62.张道龙老师:对,跟他们解释,你发火没用,我现在用了最大的能力了,我现在需要去锻炼了,改善我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,我也知道考什么专业了,我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。有时候跟父母解释,父母着急,你看学习成绩下降,是不是管的不严,再努力说一下,他们不知道你已经用到了极限,用到了极限就是极限,你现在这极限比较好,还说高三至少能上大学,有的人上不了就更麻烦了。
63.学生:嗯。
64.张道龙老师:你得学会跟父母解释,你现在是什么情况,父母不知道这孩子怎么成绩下降,担心了,你跟他说,我跟医生谈过了,你知道了,我至少能上大学,我也知道学什么专业,我努力,如果不好就只能如此了,利用这个时间把身体搞健康了,这样讲父母往往接受,有的时候父母不知道跟着瞎操心,瞎着急,一看你什么都考不上就恐慌。
65.学生:就是这样。
66.张道龙老师:恐慌怎么办?对恐慌的父母来要解释,给他一个确信,这孩子知道他干什么,有底,能考大学,但是我现在适合这样来做,我再冲冲不上去了,容易冲垮,没有一个父母说垮了也得上,当父母有不确定感的时候,你要给他确定感,告诉他我是怎么做的,最好的什么结局,最差的什么结局,我现在该做什么,父母会知道这孩子挺有主心骨的。要不然父母就焦虑,不知道你会变成什么样,尤其只有一个小孩,这样清楚吗?
67.学生:清楚了。
68.张道龙老师:你按照今天说的来做,中间有什么问题再回来问我们,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心理学专业的东西我们给你寄点资料去。
69.学生:我有自残行为,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运动减少压力。
70.张道龙老师:运动很有意思,降低焦虑,产生一些快乐的东西。而干着急,死读书比较麻烦,越读越烦,越烦越读不进去,运动可以改变这东西。但是现在的保底高中毕业还能考上大学,考心理系不是最好的专业,不像金融和计算机竞争性比较强的,你这样考心理学没问题,不影响你自己的人生理想,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,缓解家庭的困难,这问题不大。
71.学生:明白了。
72.张道龙老师:有事儿再跟我们保持联系。
73.学生:好的,谢谢老师。
74.张道龙老师:不客气。
【张老师点评】
一、评估
首先,根据评估,这个女孩所经历的情绪波动属于正常的挫折感,没有达到疾病诊断标准。在排除精神心理疾病之后,我们将重点锁定在选择职业方向上。根据她的成绩,可以考取普通大学,但离好大学仍有一定距离,这类情况不属于学业危机。另外,她对自己的职业已经有了三个初步的、模糊的方向,我们要做的是具体分析三类职业的考取/学习难度、所需社会资源、就业难度、经济收入与女孩现有资源是否匹配。
二、综合性职场咨询
职场咨询包括求职就业咨询、创业指导、职场情绪与心理问题干预、人才测评与选拔、职业生涯规划等等,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占30%。
个体分析
高三、大四、研三,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职业生涯选择的时刻。面对这类关乎前途的重要选择,人们或多或少会有些模糊与迷茫。
教师与心理咨询师应该做如下分析:①学习成绩分析。这个女孩成绩中上,不属于顶尖,可以考取普通大学或竞争不激烈的专业。②性格及特点分析。孩子的性格属于内/外向、情绪是否稳定、是否乐于交往、有无特殊才华等。③专业分析。这个女孩对职业方向已经有了初步想法。英语成绩不属于顶尖,且没有做翻译与外教的社会资源,排除做翻译;对律师的职业理解不恰当,没有律所或司法系统资源,且我国大环境下律师难做,排除做律师;心理学属于好考的学科,进可读硕读博做科研,退可当教师、做咨询、进医院,凭借个人努力就可以谋求不错的出路,是三个选项中的最优。④社会资源分析。
社会资源分析
孩子的父母均为事业单位普通职工,没有大学学历,家庭条件一般。
孩子没有能带领她探索职业的导师,没有能帮她介绍工作的亲友。
整个家庭没有能帮助孩子成为出色翻译、外交官、律师的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源。
面对“三无”家庭,应选择就业面广、人才需求量大、靠个人努力可以上位、有不错收入的职业。
【学员互动环节】
问题一:这个孩子提到自残,老师没有多问,您评估孩子情况不严重是吗?
张道龙老师:她是考不上顶尖大学引发的挫折感。凡是来访者问前瞻性的问题,例如我上什么大学、搞什么专业,说明他是有盼头的,这类人自杀的可能性不大。相反,如果对前途无所谓、不着急,才是需要格外注意的。她有明确的咨询目的“这三个专业我该选哪一个”,这是属于前瞻性的问题,所问的都是积极、正性的问题,希望我们帮她指一条路,这不是马上要自残的表现。她只是比较内向,不愿意交流,压力大的时候就容易自残。对于这类学生,我们首先选择运动疗法,如果效果不好,就需要看咨询师或用药。
但要注意的是,内向不善表达的女孩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常常选择不跟父母交流,面对挫折有时会用自残缓解心里的痛,不像许多男孩更善于合理发泄情绪。如果再次出现自残自伤行为,我们就该控制她的情绪障碍。但这显然不是她今天的“主要矛盾”所在。咨询往往不是一次能搞定的,第一次咨询我们可以先与她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,以后有事儿让她回来接着找我。
问题二:这个孩子提到学习被家长骂所以情绪不好,在中国式家庭里很常见的,唠叨孩子不努力,反映了家长的恐慌,在美国家长有这样的吗?
张道龙老师:这种情况在美国不多,因为美国高中毕业就是靠自己而不是靠父母了。中国家长往往认为自己没上过大学所以受了很多苦,越是没有上过大学的父母越想让孩子上大学,父母会将这种“上不了大学就注定吃苦”的恐慌传递给子女。如果孩子能向父母合理地表达“我在仔细考虑未来职业的方向,希望能够把握自己的未来”“我的紧张与不确定感是因为我现在还没做出最后决定”“我了解自己的分数能上什么样的大学”“我已经明确了我未来职业的选择”这类头头是道、胸有成竹的交流,就会让家长的恐慌与唠叨消退。
问题三:孩子出现问题,家长不了解孩子就会恐慌,孩子又不愿意跟家长沟通。中国家庭里面沟通特别缺少,没人告诉他们该如何交流。请问咨询师应当如何与来访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?
张道龙老师:如果按照教科书来访谈,我也不知道该问哪个问题,为什么这么问。沟通与访谈是一门实操技巧,需要现场观摩,需要实践、练习,并不是通过理论学习和书籍阅读就能掌握的。面对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来访者,我们首先要对疾病进行评估,采用生物—心理—社会的综合疗法来处理病人;如果来访者提出的是前瞻性问题,我们应该有理有据地分析利弊得失。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选择,而不是将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强加于来访者。
问题四:在美国从事法律专业的家庭人脉资源也很重要吗?
张道龙老师:是的,除了人脉还与种族有关。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,陪审团大部分都是黑人,陪审团对案件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。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了,法律本身起很大作用,法律氛围比较浓,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法律顾问。在美国这样的国家,只要自身学得好,有人脉,就能做一个出色的律师。但如果不是法制国家,比如在中东学法律,还不如学一个神学,顺应社会潮流。法律在那类国家里作用甚微。我们国家正在建设法制型国家,律师职业在未来可能会有不错的前景。另外,律师在各国的收入也不一样,在美国律师属于高收入人群,奥巴马、克林顿曾经都是律师。在中国没有人脉,学习成绩也不好,做律师就显得不太容易了。在美国从业、做律师的都是成绩最好的人。在中国容易很容易考上这类专业,却难以就业赚钱。今年在香港的高考状元前10名有7个是法律专业,但律师行业的发展在中国还需经历一个发酵的过程。
问题五:还有一个问题有关咱们中国大环境的文化和焦虑的关系。我们跟这个孩子访谈,告诉她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达成的目标,比如说,学习心理学挫败感会小,因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成,而法律就不一样,是不是说咱们中国国内从大环境看,许多东西要依靠外界,挫败感强,所以焦虑比较多?我记得您以前说过,在美国抑郁的患病几率比较高,在中国焦虑的患病率比较高,您觉得是有这方面的因素吗?
张道龙老师:是不确定感,自己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就容易焦虑。如果我们对自己有十足的掌控,焦虑就会消失。例如我今天告诉你, 20年以后会你会死亡,你往往不会焦虑;如果我说死亡时间不一定,也可能2年,也可能2个月,更可能随时死亡,焦虑就会随之而来。目前我们的社会环境不可控,法制环境不可控,此类不可控因素越多,人就越容易焦虑。我们不能控制社会,但可以选择我们能控制的环境,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。例如做医生,我们不能控制挨打这件事儿,因为医闹多;但可以选择做理发师,因为头发会不断的生长;可以学财会,因为总会有人需要报税等等。越有不确定感的行业越容易产生焦虑。特别是完全不知道学科的前途在哪时,焦虑就更加严重。
问题六:比如说心理咨询师,如果自己技能不高,可以参加整体的培训学习,这都是自己可控的。
张道龙老师:对的。咨询师应当花一定的时间全脱产学习,把技能学扎实再看病做咨询。这叫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如果咨询师不知道哪个病人是精神分裂症,哪个要自杀,那当然天天焦虑了。应付几个简单的病人尚有可能,却不可能应付所有的病人。未经诊断评估就给病人用催眠、沙盘这类低效率的万精油,咨询师心中没有底,当然会焦虑,会不知所措。整体全面地学习诊断与鉴别诊断后就容易了。宁可扎实学习吃一年苦,也不能误诊误治害人害己。
上述文字来自于道龙老师与高三学生的访谈原始对话记录。阅读与学习访谈的原始对话,有利于学生家长、初高中班主任老师、心理辅导老师,平时与孩子的沟通交流。以下是夏雅俐博士对此案例的精彩解析:
选择易有成就感、就业范围广的专业
美国心理学专家 张道龙
夏雅俐博士
选专业,逐一理性排查
女孩有几个专业意向,但不知该具体选哪个,因为全都不太了解。她粗略的意向包括:法律学、心理学,或做翻译。
先看翻译,确认她想做的是英文翻译、同声翻译。就要了解父母做什么工作,她英文学得如何。父母都是事业单位职工,并非大学毕业,女孩英语考试,满分是 150,她通常120、130左右,年级60多人里,英语排前几名说不上,大约十来名、二十来名的样子,托福什么的都没考过。看来不够拔尖。道龙老师建议先把这个选择除外。因为既没有语言天赋,学习成绩一般,父母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源,没有任何优势。
当然,英语还是要好好学的。
接着,讲讲法律,这个女孩为什么喜欢法律?原来,她只是听别人说过这个比较好,就想学。哪方面好?她说主要是可以接案子,给别人做一些评判之类的,这方面也没有了解特别多。道龙老师提醒她,这答案听起来非常简单,如果是这样理解,就不用学了。因为第一,咱们国家现在正建设法制国家,但很多事儿不是通过法律能解决的,还要靠人脉、靠政府或者靠其他的资源,在法庭上去辩、去写,不是法律学得好都能够成功。显然女孩在这方面不具备优势。
现在就剩下心理学。她说以前看过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,了解得稍微多一点。道龙老师这时问到她,平常有什么情绪变化,是否爱发脾气、紧张。她回答没有。只是有一点考试前紧张,静不下心来。
道龙老师引导她:心理学就是讨论这些事儿。
分析这三个专业意向,用排除法,第一个学翻译,得有语言天赋,普通人学不了,尤其在中国的学校,英文都是死记硬背;第二,搞法律,很多靠人脉,老百姓家的孩子,不容易突显,因为不是个人表现为主。而第三心理学,恰恰是可以靠个人努力的,做好了科研还能当教授。心理学是这三个选项里最依靠个人努力的。如果学好了应用心理学专业,毕业从事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或者做研究、当教授都可以,基本上都是个人行为,因此可以成为重点考虑的专业方向。
选易有成就感、就业范围广的专业
在选专业时,必须想到未来的就业。
女孩问到哪些大学心理学好。道龙老师回答她,北京大学心理系,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,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,复旦大学心理系,这些好的大学心理系也会好一点,差一点的大学只要有应用心理学就好。
如果未来要做咨询,帮人解决抑郁、焦虑、青少年的行为问题,可考应用心理学本科,然后再是硕士。究竟考什么学校,还要根据最后的成绩来看。应用心理学本身是逐渐热起来了,毕业以后,如果不干心理学,想搞科研,没问题;在学校做咨询,没问题;到社区开诊所,没问题;做HR,没问题;到医院里工作,考个心理治疗师,给病人们做咨询,也没问题。所以就业选择的范围会很广。
不仅就业范围广,而且可控因素强,只要个人努力就可能实现,容易有成就感。
前瞻性问题提示目前心理较健康
虽然这个女孩在咨询后半段也提到自己的情绪问题,但基本属于正常的挫折感,没达到疾病诊断标准。她一来就问未来的专业方向,这是向前看的思维,相对比较健康。
在排除精神心理疾病之后,道龙老师将重点锁定在选择职业方向上。根据她的成绩,可以考取普通大学,但离好大学仍有一定距离,这类情况不属于学业危机。另外,她对自己的职业已经有了
三个初步、模糊的方向,所以,道龙老师帮助她具体分析三类职业的考取/学习难度、所需社会资源、就业难度、经济收入与她现有资源是否匹配。
而女孩提到压力太大,不知怎么发泄或表达,这是因为上高三,成绩下降,感觉受到打击,学习没有动力了。道龙老师建议她:有两个事儿能调动自己,第一,本身爱学习的孩子,学习压力一大就有挫折,可以运动,把运动当成治疗手段,降低焦虑,提高抗挫折能力。第二,用动机面询激励自己:我现在家里头靠不上,就是单位的普通工人,只有两条路能靠自己,一是想法学个好专业,自给自足,二是嫁人,那是大了以后的事儿。这两件事儿,第一件就是现在需要解决的——考个好的专业和学校。这就为自己励志了。一道题做不好,非常有挫折感,那就通过运动降低焦虑,通过励志告诉自己,我就得靠自己,想办法加把劲,分数提高一分,干掉一千人,这样激励,有时候有一点用。
我们首先保证,在身体健康前提下,只有考个好学校,未来才有保障,这样容易给自己鼓劲,不容易泄气。现在放弃了,上不了大学,机会更少了,我们不能靠父母遗产,也不能靠父母给自己找一份好工作,我就提高分数,这样给自己加把劲。但不能把自己压垮了,心理学专业在最好的大学和最差的大学都有,所以没问题。
女孩还提到:有时候想东西想得特别慢,不知道该干什么,心情不好,对什么都没兴趣,注意力不集中,影响到吃饭、睡觉。有时父母发火,她也不会缓解,只能听着,心里很压抑,甚至有自残行为。道龙老师建议还是通过运动,使注意力逐渐集中,运动本身能增加睡眠,改善注意力,降低焦虑,减少挫折感,还可以使身材变好。道龙老师多次强调要去运动,干着急、死读书比较麻烦,越读越烦,越烦越读不进去,运动可以改变这个。如果实在不行就得靠医生。
父母着急,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,不知道是为什么,怕因为对她管得不严。他们什么都不了解,跟着瞎操心,瞎着急,恐慌,有不确定感就会恐慌。可以试着对父母解释:我现在用了最大
的能力,我现在需要去锻炼,改善情绪和注意力;我也知道要考什么专业了,在搜集这方面的信息,上大学是没问题的。因为要让他们感到相对确定,知道最坏的结局是什么,最好的结局是什么,孩子现在要做什么。学会跟父母解释,他们了解了,就放心了。
现在的情况也比较乐观,高中毕业能考上大学,考心理系,不是最好的专业,不像金融和计算机竞争性比较强,所以问题不大,不会影响孩子人生理想的实现,毕业后也能找一份稳定工作养活自己,缓解家庭困难。
但道龙老师提醒咨询师们注意,内向不善表达的女孩在面对压力时,常选择不跟父母交流,有时会用自残缓解心里的痛,不像许多男孩更善于合理发泄情绪。如果再次出现自残、自伤行为,就该控制她的情绪障碍。而这显然不是她今天的“主要矛盾”所在,咨询往往不是一次能搞定的,下次需要可以回来。
如何给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
道龙老师给这个女生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咨询。职场咨询包括求职就业咨询、创业指导、职场情绪与心理问题干预、人才测评与选拔、职业生涯规划等等,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占30%。
高三、大四、研三,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职业生涯选择时刻。面对这类关乎前途的重要选择,人们或多或少会有些模糊与迷茫。
结合这个案例,道龙老师提到,做职业生涯规划咨询,需要进行如下个体分析:
一、学习成绩分析。这个女孩成绩中上,不属于顶尖,可以考取普通大学或竞争不激烈的专业。
二、性格及特点分析。分析孩子性格属于内/外向、情绪是否稳定、是否乐于交往、有无特殊才华等。
三、专业分析。这个女孩对职业方向已有初步想法。英语成绩不属于顶尖,且没有做翻译与外教的社会资源,排除做翻译;对律师的职业理解不恰当,没有律所或司法系统资源,且我国大环境下律师难做,排除做律师;心理学属于好考的学科,进可读硕读博做科研,退可当教师、做咨询、进医院,凭借个人努力就可以谋求不错的出路,是三个选项中的最优。
四、社会资源分析。孩子的父母均为事业单位普通职工,没有大学学历,家庭条件一般。孩子没有能带领她探索职业的导师,没有能帮她介绍工作的亲友。整个家庭没有能帮助孩子成为出色翻译、外交官、律师的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源。面对“三无”家庭,应选择就业面广、人才需求量大、靠个人努力可以上位、有不错收入的职业。